• 政府担保是化解扣证难题的关键
  • zt.wineast.com 发布时间:2010-12-17 20:47:00
    作者:佚名 文章录入:网友(hsw1984)
  •   针对目前一些高校规定,毕业前没有还清助学贷款的学生一律不发毕业证和学位证,教育部有关负责人12日在接受其门户网站在线咨询时表示,“国家并无这种规定”,并建议若有学生因此被学校扣证,应就具体事宜与学校协商,或向所在学校的主管部门反映情况。

      助学贷款行之有年,有关部门这次专门为“扣证”一事表态,据此或可判断:其一,“扣证”行为业已成一些高校运作的某种“潜规则”,且有愈演愈烈之势,以至潜规则正逐渐摆上台面。其二,国内高校的主管部门不一,部属院校毕竟有限。况且扣证难题环环相扣,牵涉时空、地域广阔,并非仅凭教育部门一力所能消弭化解。

      因此,不论“与学校协商”、“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”等建议是否能奏效,教育部门的主动表态仍弥足珍贵,它至少告诉人们,一些高校的“扣证”行为没有任何合法性可言,破局化解只在早晚。

      近些年,有关“扣证”问题的化解对策提出不少,有人从道德角度呼吁欠贷大学生要讲诚信,有人建议学校放弃“扣证”的极端方式,转而采取一些更人性化、更合理的措施,也有人从制度上阐明建立社会征信系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。这些举措若能切实施行,应能对消弭“扣证”现象有所裨益。但这些举措当中,有的需要时日,非一日之功,有的则仅是权宜之计或理想状态,都不是化解“扣证”问题的关键所在。

      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运作主要是银行、高校和学生的三方关系,而助学贷款又是一个风险高、监管难的金融业务,因此,当拖欠甚至不还贷款之事发生时,银行有时通过法律诉讼等方式向学生催还,更多则是向学校施压,毕竟学校掌握的学生信息更详备。而学校在直接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时,除了扣发毕业证和学位证这种零和甚至“两伤”的博弈方式,似乎也很难有其他更有效、约束更强的选择。如此一来,学校扣证与学生尽快还贷难免陷入恶性循环。

      从上述图景中,可以清晰看到,在银行与学生之间缺乏一个有足够责任和足够能力的担保方。而在以行政力量主导和推行的国家助学体系中,有此责任和能力的无疑是政府,政府应该为助学贷款提供担保。

      国家助学贷款不完全是一个金融业务,它的国家性、公益性使其具备了“准公共品”的特征,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品本就属于政府的服务职能范畴。在一些助学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,政府提供担保亦是惯例,比如在美国,其助学贷款先由州政府,再由联邦政府向银行提供双重担保,一旦学生无法还款,联邦和州政府有义务向银行赔付95%的拖欠贷款。此外,国家助学体系的完善,社会征信系统的建立,以及其他牵涉面较广的事宜,都需要政府出面主导、协调和组织。

      当然,这也并不意味着有了政府的担保,类似“扣证”这样的助学贷款执行中的问题就会立即消失,不再发生,但确立政府担保主体以及有所担当的责任主体,肯定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契机和关键之所在。